《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07日04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民辦教育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級政府要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重要工作職責,鼓勵出資、捐資辦學,促進社會力量以獨立舉辦、共同舉辦等多種形式興辦教育。支持民辦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辦好一批高水平民辦學校。福建省西山學校就是民辦教育大潮中脫穎而出的一所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校。
  福建西山學校從1994年創辦以來,走過了充滿艱辛而卓有成就的光輝歷程,旗下擁有福建西山學校、江西西山學校、廈門安防科技學院三所學校,發展為從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的完整辦學體系的教育集團——西山教育集團。隸屬西山教育集團的福建西山學校,校園占地面積700多畝,有18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868人,教職工1265人,設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技術學校五個教學管理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學校前茅。先後被評為“全國教育質量管理示範性學校、全國科研興教示範單位、福建省花園式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西山教育集團董事長兼西山學校總校長張文彬,受邀成為華東師大公共管理學院的兼職導師;西山學校還通過了福建省三級達標校評估驗收,跨入了民辦教育的先進行列,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一、彰顯辦學特色,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多年來,福建西山學校緊緊圍繞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始終堅持“特色立校、質量興校、創新發展”的辦學思想,全力推進“優化管理、提高質量、彰顯特色”的三大戰略,不斷適應中國民辦教育發展趨勢,探索出了極具西山特色的發展模式,將學校發展成為“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娛樂、學習於一體的現代化、規範化、特色化的名校”,形成了“活力西山”、“書香校園”、“武動神州”的辦學特色。
  ——“活力西山”凸顯學校“體藝特色”。福建西山學校走的是“體藝特色”之路。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學生的生活、學習、活動都在學校,因此,學校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課餘和周末文體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走進該校,各類體育設施齊全,有3個田徑運動場,1座體育館,38個籃球場、26塊羽毛球場地、131張乒乓球台。每學期學生一入校,最先領到的是一套全新的體育用品,構成了學校四大類興趣活動小組,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藝體類:有騎馬舞、街舞、健美操、籃球等30個活動項目;文學語言類:有寫作、小記者、主待人、演講等活動;科技類:有小製作、小發明、動漫FLASH等項目;思維智力類:有趣味數學、思維訓練、腦筋急轉彎等開發項目。各個活動小組都有活動計劃、活動時間、活動場地、活動目標,做到了有檢查、有評比、有考核。此外,學校還以“班班有歌聲”、“班班有美展”、“課本劇大賽”、“k歌大賽”、“藝術周”、“校運會”,以及各種重大節日大型文藝匯演活動為契機,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展示才華、張揚個性、體驗成功、享受生命的精彩。
  融入學校,“快樂體育、快樂生活”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每周六下午全校武術訓練課,為學生強身健體、磨練意志輸送著正能量;每天清晨20分鐘晨練,凝聚了團隊精神、彰顯學子風貌。總之,“藝體特色”在孩子們的實際行動中流淌,在西山這所現代化的校園裡盡情地綻放。
  ——“書香校園”彰顯校園文化特色。“書”伴成長,“書”寫人生,這是西山學校“與經典同行、塑造美麗心靈”,打造“書香校園”的重要措施。在該校,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學生每學期至少讀一本以上的名著;還舉行“書香滿校園”讀書月活動,通過閱讀,學生知識得以豐富,精神得以陶冶,智慧得以啟迪。
  據校領導介紹,學校有兩個圖書館,近30萬冊藏書,各班建有圖書角,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近年來,學校還先後邀請“辮子姐姐”鬱雨君、“陽光姐姐”伍美珍和作家秦文君、葉衛平到校講學,激發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此外,校園電視臺還開設“美文欣賞”欄目,讓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獨具魅力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學校“石頭有語,牆壁有言”校園文化建設,讓“每一塊牆壁都會說話”,以名言、警句、詩詞、歌賦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近年來,學校還在校園的道路兩旁矗立了數十塊巨石,鐫刻諸子經典,構成了獨特的石頭文化,讓學生每天能與先賢對話,感悟到華夏文明的博大。
  在影視方面,學校與影視公司聯手合作拍攝了電影《回家看看》、《俏黃蓉2006》和電視連續劇《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五部等作品,林藝丹等40多位同學在劇中擔任重要角色;學校還與中國電影家協會、北京磨山影視文化公司合作,由鄭大為執導共同拍攝《小小升旗手》,為有志於演藝事業的西山學子搭建了一個夢想的舞臺。特別是西山學子李君還走進了維也納金色大廳,在王天一原創作品東方交響音樂會的一場演奏中擔當了第一古箏手;吳艾等4位同學獲中國健康形象小姐華南賽區二等獎;王康林同學在“蒲公英”第五屆全國青少年優秀藝術新人選拔活動中,獲得了全國總決賽金獎,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屬中學破格錄取。
  ——“武動神州”凸顯學校武術特色。武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也是福建西山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大力發展武術特色教育,從小學到高中,以班級為單位,全員參與。強化傳統套路,淡化散手訓練,既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又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近年來,武術特長班的學生參加國內外大型武術比賽,榮獲1000多個獎項。武術隊隊員林凡在北京奧運會上一展風采;在首屆海西武術大賽上,西山學子獲得金牌23枚、銀牌20枚、銅牌14枚。
  學校的武術節目表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金雞報曉》榮獲央視校園春晚金獎;《陽光少年》在央視公益慈善晚會上表演;傳統節目《開心小和尚》,一直以來都受到有關部門的邀請。西山武術表演隊還應邀先後赴英國、新加坡以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訪問交流,精彩的表演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好評。
  近年來,學校武術團有60餘人受外交部和文化部派遣,赴英國愛丁堡軍樂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眾多的西山學子在這所充滿希望的學校實現了夢想,走向了未來。
  二、創新德育途徑,塑造學生美麗心靈
  福建西山學校特色品牌的形成還有一個閃光點:堅持“成才先成人”的德育原則,落實“時時有德育的契機,處處有德育的素材,人人是德育的主體”的德育思想,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讓他們的品德閃光,讓他們的心靈美麗。
  ——建立德育管理網絡,提高德育管理效能。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網絡是德育工作落實的有力保障。福建西山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了正副班主任為主體的“兩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學校每班在配一名班主任的基礎上,還配一名專職副班主任,協助班主任主抓班級學生的德育工作。另外,學校建立健全了常規的三線德育管理機制,即黨支部—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總校政教處—學部政教處—年段—班級;學校—社會—家庭,達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目的。
  ——以“系列活動”為載體,全力促進學生心智發展。為進一步凈化教書育人環境,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學校立足實際,充分利用資源,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開展以《弟子規》為主的學習、背誦、演講、討論、實踐活動;開展“一月一事”系列主題活動;開展每位教師每月舉辦一次“如何塑造美麗心靈”為主題的講座;開展“六個一”活動;即閱讀一本反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書籍,觀看一部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電影,舉辦一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演講會,開展一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文藝演出,撰寫一篇學習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心得體會。
  另外,學校還開展以“珍惜青春,遠離網吧”、“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和“遵紀守法,從我做起”為主題的德育活動;通過圖片展覽、主題班會、討論會等形式,教育學生樹立健康的人生觀,自覺抵制邪惡和不良傾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杜絕挫傷學生心理言行,防止校園精神暴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特別是開展“感恩日”、“我為父母乾幹活”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爭做陽光少年,播種文明,傳遞感恩,達到“我參與、我快樂,我成長、我快樂,我成功、我快樂”的思想境界,培養學生文明進取、感恩回報、崇尚真善美的良好品質。
  ——以“關愛演講”為引領,做好關愛學生這篇大文章。由於福建西山學校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學生遠離家鄉、遠離父母,一個學期結束才能回家,學校就成了學生生活、學習、活動的家。為此,學校從實際出發,提出開展“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活動,做好“關愛學生“這篇大文章”,營造“愛”的氛圍。對孩子們不僅要在學習上“扶智”,更應該在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讓每位來西山的學生都能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學校每學年組織一次“關愛每一個學生演講比賽”和“班主任經驗交流演講比賽”。每一屆比賽分為年段初賽——學部預賽——總校決賽,評出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給予獲獎者獎金500元~2000元,給一等獎以上的獲獎者每個月再增加工資200元。並將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的演講材料彙編成集,作為全體教職工學習的範本,為他們提供學習和借鑒的機會,進而營造濃厚的愛生氛圍。通過這一活動在全體教師中掀起了 “關愛學生” 的熱潮,大批學生行為習慣得到了轉變,學習成績有了提高。
  潛心育人結碩果,真情澆得百花開。如黃琴老師六年來一直堅持用“愛的書簽”與孩子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解開了孩子們的心結,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字字句句如甘泉流進孩子們的心田,滋潤著孩子們的成長。岳艷艷老師在《孩子,我想握著你的手》中,講述了自已用愛心、耐心、智慧等待花開的感人故事,用愛的呼喚讓孩子跨過了一道道門坎。還有肖娜老師憑著她的執著,讓一些情緒低落的孩子們恢復了自信,讓他們帶著微笑走進高考、走進大學。
  正是這一大批心中充滿愛的老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與執著,才使得西山學校有了今天的輝煌。“情系西山,愛滿西山”這是福建西山學校教師的真實寫照,也是西山學生能夠招得進、留得住、學得好的最重要的法寶。
  三、推進教學改革,構建快樂優質課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註重因材施教。關註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近年來,福建西山學校按照《綱要》的要求,針對學生素質中等偏下和厭學的現狀,學校一班人審時度勢地根據全國課程改革及課堂教學改革的形勢,提出了“構建快樂課堂,塑造美麗心靈”的教育理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出台了《西山學校快樂教學課堂改革實施方案》,推進學校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這個方案分三年六個階段完成:一、二階段是基礎階段;三、四階段為發展階段;五、六階段是提升、總結階段。“快樂教學”主要面向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部,每一階段以學校發文的形式,制定實施意見和聽、評課評價細則。因課改周期為三年六個階段,所以,課改教師在理論上可晉升六個級別,每學年可晉升兩級。每學期晉升一次,每晉升一次,每月均增資300元,六級均通過者為學校功勛教師,每月可增資2000元。
  課堂改革的勇於嘗試,在該校取得了成效:2012年秋季首批通過總校認定的課改一級教師,為一線教師總人數的23%,達到103人。2013年春季一級晉升二級占現有一級教師的80%以上。未過一級的再申報驗收認定占現有一線教師總人數的40%。這樣第一學年有63%以上的教師過一級,16%的教師通過二級。預計三年後,95%以上的教師能通過一級,80%以上的教師能通過二級,60%的教師能通過三級,40%的教師能通過四級,20%的教師能通過五級,10%左右的教師能通過六級。
  教學方法的改革,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老師們踴躍投身課改之中,參與晉級認定。通過學習、借鑒和移植,提出了以“快樂”為基調的符合西山自身特點的課堂模式。課堂改革中摸索出了“快樂實驗法”、“快樂複習法”、“快樂大比拼”、“今天我當家”等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們還把《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頗具趣味性、知識性和勵志性的活動通過改造移植到課堂中來,教學中還有砸金蛋、水果超市、開肯德基、麥當勞店、開生日Party等教學活動。學生或情境表演、或自創小品、或辯論、演講等。學生不但在課堂中找到了快樂,也增強了自信,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校的創新發展探索出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這是福建西山學校孜孜不倦的追求。目前,這所學校正以更加求真務實的精神,乘勢而上、開拓創新,以“構建快樂課堂,塑造美麗心靈”的教育教學改革,努力將西山學校打造成為民辦教育的典範。在此,我們堅信:福建西山學校的這一目標一定能實現,這所學校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宏火 海霞)  (原標題:民辦教育特色立校 創新發展培育英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g92zgzd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